您的浏览器版本过低,为保证更佳的浏览体验,请点击更新高版本浏览器

以后再说X

咨询:0537-3262099 售后:0537-3262098

新闻资讯

真正考验垃圾分类的时候来啦!

分类:行业资讯 阅读:265305 时间:2019-08-15

真正考验垃圾分类的时候来啦!

2019年07月01日

 

从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由此,垃圾分类这个新时尚从倡导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条例》从7月1日开始施行,作为重要的时间节点是刚性的,这就如同发令枪一响,必须统一行动。然而垃圾分类处置并不是一般的冲刺,其特殊性在于,冲刺之后不是终点,而仅仅是起点,即全市进入依法处置生活垃圾的长跑之中。这既对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对上海市民文明习惯养成的一次考验。

“硬件要过硬,软件不能软”

《条例》明确规定:“本市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遵循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市场运作、城乡统筹、系统推进、循序渐进的原则。” 尽管上海市民高度认可依法处置生活垃圾,并认为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是全上海人民的共同目标,但不可否认,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也会不断遇到旧习惯的挑战。生活垃圾是随着生活的过程不断产生的,无论单位或者个人,都必须明确自己是生活垃圾的生产者,时时刻刻承担生活垃圾产生者的责任。

据了解,为了迎接《条例》的施行,目前上海全市已改造了1.3万个分类投放点,完成率75%,更新完善道路废物箱标识4万余只,分类收运体系也已经基本形成。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硬件建设的能力毋庸置疑。但是,硬件设施的配备和安装到位,并不能表明硬件建设的过硬,因为硬件设施的功能还需要强有力的管理才能够完整体现。为此,相关“软件”必须跟上,但难点也正在于此。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等生态文明教育不可能立竿见影,必须久久为功。加快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完善垃圾分类技术设施标准,加强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各环节的有机衔接还需要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磨合。

在“软件”建设中,最根本的在于理念的变化。例如,以往上海人是习惯说“扔垃圾”的,垃圾投放点建立以后似乎应当变“扔垃圾”为“投放垃圾”。“扔垃圾”多少有“一扔了之”的含义,投放垃圾需要认真地、一丝不苟地让垃圾按时按点进入规定的位置。为了确保《条例》施行,上海已建立“不分类、不收运,不分类、不处置”的双向监督机制,基本建成覆盖分类运输、分类中转至末端处置的全程信息化监管平台。需要说明的是,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发生在处置的全过程中,如果在投放环节管理不到位,已经在投放点的垃圾也会出现溢出、被风刮走等令人生厌的情况。一旦垃圾投放点发生污染,人们就会唯恐靠近,远远地“扔垃圾”的习惯动作就会回潮,崭新的垃圾投放点很快就会变成“垃圾堆”。

因此,垃圾分类处置必须坚守“硬件要过硬,软件不能软”的原则,其中,确保投放点的整洁、完好是关键的一环。从“扔垃圾”到定时定点投放垃圾是一场涉及到每个人的自我革命,坚持不懈的规范化管理更为重要。犯罪心理学中的“破窗效应”认为,如果环境中的不良现象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以一幢建筑有少许窗户破损为例,如果不及时修理,将会导致更多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生活中我们随时可以见到,如果一面墙壁出现了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会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乱涂乱写。同样的道理,如果垃圾投放点有垃圾溢出,不久之后就会有更多的垃圾随地扔弃。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

从这个意义上说,垃圾分类处置的难点在于坚持不懈的严格管理。我们一方面不可低估旧习惯的顽固性,另一方面必须为市民投放垃圾提供整洁的环境,引导其正确投放垃圾。其中,生动实际的宣传教育是必要的,随清随扫的保洁措施也必不可少。生活垃圾分类处置任务艰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会一劳永逸,硬件建设需要长期坚持,软件管理需要不断投入。

克服旧习惯的惯性,让获得感变成幸福感

7月1日,上海市首张垃圾处理罚单

生活垃圾是伴随着生活而产生的,人们的生活又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更新,生活垃圾的具体形态也会花样翻新。即便是已经养成文明处置垃圾的人也随时随地可能遇到不知道怎么投放的难题。讨论一下具体垃圾如何投放,也是一个长知识的过程。

按照旧习惯,垃圾是令人避而远之的东西;而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是系统工程,必须在每个人都能够文明处置垃圾的前提下,环境才能美好宜居。应当充分认识到,每个人都是环境的组成部分,人既是环境的创造者,也是环境的享受者。垃圾分类处置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是新习惯、新时尚与旧习惯、旧风俗不断斗争的过程。我们既要看到旧习惯具有巨大的惯性,也应当遵循心理学关于习惯养成的规律——只要认认真真地做20次,第21次就会不加思考地完成。只要不在感情上与垃圾分类处置相对立,这个不断学习的过程也会给你带来许多乐趣,而一旦新习惯、新时尚得以确立,获得感就会变成幸福感。

在上海人的口语中早先就有“拎得清”的说法,原意是指明晓事理,能够作出正确的行为选择。最近网上有了新说法,“拎得清”指“手里拎着垃圾能分清”。这当然是网上的一个笑谈,但是垃圾分类涉及到千家万户传统观念、旧有习惯的改变,还具有一定的知识性,的确需要“拎得清”。


首页 产品 手机 顶部